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详细内容

校园新闻

破壁垒 促融合——我校开展“慧学课堂”之大文大理研讨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28 20:00:18 浏览次数: 【字体: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学与教研犹如一对翅膀,赋予教师成长飞翔的力量。为进一步打造以“智慧·高效·学本”为核心的附中“慧学课堂”范式,本学期学校推行大文大理一体式教学课程模式,每月组织开设研讨课,全体文科或理科教师参加听课、评课,共同探讨附中“慧学课堂”的融合表达,助力附中教师的教研成长。

召开“慧学课堂”推进会

921日,教务处组织召开“慧学课堂”推进会。会议强调:优化教学方式,打造智慧情境课堂;建设智慧校园,助推“慧学课堂”改革提质;明晰课堂结构,形成“慧学课堂”理论。

938602ebbbd342b3a4e8864012f77f6d.jpg

理以致远助“学”成

927日,在大理科“慧学课堂”研讨活动中,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数学教研员祝维男老师、南通中学夏敏敏老师亲临指导,学校全体理科教师参与听课、评课。

ec6d9cd674d34d9788e38c0dd8450bdd.jpg

课堂示范

数学学科宋林阳老师开设《指数与对数》单元复习课,这节课从学生在本章学习中的困惑出发,通过设计指对运算的情境问题,让学生归纳总结处理该类问题的一般路径,并体会学习对数的必要性。宋老师通过精心预设问题,精细落实小组合作,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有效生成,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f8f8c8d2e3a944d78ded4345e55372fe.jpg

90e95fd035d845cc9366f5c60a815863.jpg

780fe6c35e9f477a9358e50d2d846c3b.jpg

65a3d4ce1efb4929bff006a277d7c52a.jpg

专家点评

研讨课后,两位专家对宋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宋老师语言精炼、重点突出,从教授式教学转变为学生自主设计,将学生置于课堂中央,教学过程追求学为主体,既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训练,又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转换身份,由知识接收者变为发现者。

a509f94ce1bd4ce49662a9dca0b959f5.jpg

教学引领

祝维男老师以《扎实研究增效 规范教学提质》为题做专题讲座。祝老师结合新高考的考查要求,从新授课教学、高三复习课教学以及集体备课和教学案编制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bb45b1b97dd44f45a8a844d07d784e89.jpg

文以共进探“慧”心

928日,大文科“慧学课堂”研讨活动如期举行,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袁菊老师、市直教育管理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薛永娟老师以及校全体文科教师齐聚微格教室,通过课堂观摩、专家点评的方式,共同寻求课堂教学新突破。

36e165154dd34265bbf1341a4a356e84.jpg

课堂示范

刘凯老师执教以《诗歌鉴赏类情境探究》为主题的研讨课。这节课把思维导图作为学生把握抒情主体、体悟情感的重要路径,指导学生以此为抓手自主分析诗歌的主旨,借助自主命题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精神,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促进知识的生长和能力的生成。

f46b362e66714f9a8c2ec2a1478349d3.jpg

d14ed8dc647e4d6ca8b4a68af1f80150.jpg

8aa43b337a994afca5ca92d24b24fae1.jpg

5e28979337624ccca85f683d1e9dbf2a.jpg

专家点评

袁菊老师对附中“慧学课堂”改革给予高度评价,她认为这节课彰显出通大附中课堂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课堂上师生积极互动,学生习得知能,并实现体系构建;以导学案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充分体现出科学的学科教学思想。预设任务契合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控制灵活,生成内涵丰富多彩。

ccf378faa7d54db4a5e22721ad190e09.jpg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校将不断致力于“慧学课堂”改革,以拓展课堂聚焦途径,从而探索出既彰显学科气质又契合生源特点的课堂模式。


终审:张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