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磊老师援藏事迹报道
9月21日,南通电视台今晚在线栏目记者对我校援藏教师翟磊进行了专访。南通日报也对翟磊老师的援藏事迹进行了报道。
附:《援藏心得》—翟磊
人间都是故乡
2014年8月,我有幸成为江苏省首批援藏教师去拉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育援藏工作。对口援藏,是党中央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援藏责无旁贷成了援藏工作的重点。这一年的援藏经历,是一次人生感知的盛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笔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
作家马丽华曾说:“对于未来者,西藏是个令人神往的佛界净土;对于此在者,西藏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离去者,西藏,就其实在的意义来说,更是一个让人怀想的地方”。一年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西藏的蓝天白云、神山圣水、五彩经幡、金灿灿的寺庙金顶和藏族人民天籁般的歌声,却时刻撞击着我的心灵,令我魂牵梦萦。
在高原生活工作,首先就是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身心带来的影响。拉萨地区海拔3600多米,据有关资料考证,海拔3000至4000米,是相对生命禁区。仗着自己身体好,来之前并未担心自己身体会吃不消。但事实却是,我和所有的援藏教师一样,都在这一年里感受到了高原的威力。嘴唇发紫、血压升高、脉搏加速,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头痛发胀、没有食欲、整夜无法入睡,也是家常便饭;体重下降、肌肉松弛、肤色变黑、胸闷气短、嘴唇干裂、胀肚腹泻、流鼻血、记忆力下降,更是正常现象。一次小小的感冒,都很有可能夺去你的生命。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我们没有退缩,我和其他援藏教师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努力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西藏的高寒缺氧和孤独寂寞是一对孪生兄弟,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长期远离家乡亲人的孤独寂寞。还记得多少个夜晚因为缺氧无法入睡,辗转反侧,思念家乡的亲人。周国平曾说,“人最珍贵的东西就是孤独。”选择了援藏,你就是选择了孤独。上班下班,买菜做饭,洗衣拖地,感冒了自己去医院挂水,结石发作半夜疼的在床上打滚,这一年的孤独寂寞,磨练自己的意志,也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
我工作的学校是拉萨江苏实验中学,这是一所由江苏省政府出资援建的新学校,学校硬件设施一流,可以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学校相媲美。拉萨市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专门在拉萨新区建设了教育城,各类学校崭新而美丽,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想象。但在美丽的校园背后,是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西藏因地理位置,宗教习俗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教育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内地。西藏的学生淳朴热情,他们每天会用亲切的歌声和欢快的舞蹈来迎接你,但在学习上,他们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没有内地学生勤奋刻苦。针对这种情况,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上。一年时间,我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习上,他们变得努力认真,勤奋刻苦;生活上,我们互相关心,他们成了我在拉萨最好的伙伴。上课时,他们认真听讲;下课后,他们会拉上我去操场打球,去一起跳锅庄。周末,学生们更会邀请我一起去过林卡。这一年,我们由陌生人变成了亲人,感谢援藏让我遇到了你们,藏汉一家亲,民族大团结。
西藏,是一块能够净化心灵的净土,更是人们心灵的故乡。在这里,我学会了感恩知足,学会了恬淡自然,学会了责任担当。原始与现代共存的自然美,人与神共生的神秘宗教美,以及藏族同胞不求今生修来世的心灵美,时刻都在敲击着我的心灵。站在西藏的高点上,让我对国情、民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深感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之不易,西藏战略地位之重要,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如今虽已援藏结束,但在拉萨的日子却依然清晰的浮现在眼前,“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一年的时间短暂而充实,援藏的这一年,必将成为我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